首页 > 生态 >

传统的新闻生产与分发机制具有典型的工业社会特征

发布时间:2024-09-10 14:10:20来源:
导读:传统的新闻生产与分发机制具有典型的工业社会特征,在数字技术渗透下,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分发、消费等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一种线性进化过程,也不仅仅发生在行业内部由旧到新的转换,而是整个行业组织结构的功能拆分、权力转移和性质变化的结果。在数字技术的“创造性破坏”下,新闻传播正经历着从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社交传播转变的过程,并呈现出分众化、个性化、弥散化特征,后工业化生产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工业化模式。

新闻生产:开放+融合

新闻生产是新闻业的核心工作机制,一般是指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新闻素材转变为新闻产品的专业采编过程。数字环境下的新闻生产不断走向开放与融合,不仅在产品形态、业务流程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主体也呈现出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可能。

首先,新闻生产“常规”被打破。新闻常规也被称作新闻惯例,是指新闻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发展出来,记者、编辑在新闻工作中重复出现的习惯性社会实践。新闻工作常规既包括传媒组织的一整套日常工作规程,也包括微观层面上从业者个体重复性的新闻采制规范,“它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改变而调整,是新闻从业者与组织内外各方力量互动的产物”,也是一个观察新闻业变迁的窗口。

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时间层面上,新闻生产的节奏不断加快,经历了从强调时效性到即刻性的理念转变以及“因时而作”到“实时更新”的实践变革。新闻机构不断对标“互联网时间”,从业人员需要保持“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状态,工作时间与个人时间高度互嵌、边界模糊。空间层面上,新闻生产的社会空间大大扩展,它要求媒体机构联动多方面的内容资源以及新闻从业者、高校学者、政府雇员等人才资源,进而承担起社会关系的架构者、协调者、维护者等角色,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媒体运行的底层逻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