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 >

“新质动力·创绿未来”这一主题,聚焦全球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8 16:01:25来源:
今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为380.3吉瓦时,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口量为69.6吉瓦时,同比增长5.2%。

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外嘉宾围绕“新质动力·创绿未来”这一主题,聚焦全球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先进电池前瞻技术、绿色发展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拓展应用场景

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示活动上,动力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过去一年中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成果得到集中展示,电动工具、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纷纷亮相。

从“无”到“有”再到“好”,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介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48.8%、59.8%、62.9%,中国电池企业在海外份额持续提升。

动力电池技术进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高和成本下降,让我国新能源汽车能驰骋在世界前列。而随着全球电动化和绿色能源转型加速,中国正通过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性提升等多方面努力,高质量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不断挖掘新应用场景的市场潜力。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我国建成涵盖基础材料、单体电芯、系统集成、制造装备、回收利用等在内的完备产业体系,向全球供应超过70%的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关键原材料,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在动力电池“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现场,多位嘉宾表示,新能源市场应用拓展机遇明显,降本、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需并行发展。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祥峰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锂电池性能大幅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应用场景不断延伸,如电动船舶、电动航空、电动工程机械等。在原材料等成本没有大波动的情况下,未来锂电池通过技术提升、工艺改善、产业链融合,成本还有下降空间。而随着成本下降,应用场景还将进一步扩大。

比亚迪电池事业群首席技术官孙华军表示,随着制造工艺提升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成本还将会进一步下降。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提到,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比较激烈,欧美也在重新审视更加低成本的技术路线,更多关注磷酸铁锂,所以降成本会一直在路上。除了材料降成本以外,要更多关注制造降本、工艺降本、电池形态降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到2030年,动力电池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行业在市场应用拓展、降本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